简体 繁体

所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所内新闻 > 正文

长江所等单位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华鲟保护日”研讨会

作者:来源: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03-30 17:37字体大小:【】【】【

  2022年3月2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在武汉组织召开了第二届“中华鲟保护日”研讨会。会议围绕“保护中华鲟,从了解开始”的主题开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的实施,探讨中华鲟保护的新思路。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等单位的代表与会。会议由长江所李创举副所长主持。
  会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李彦亮会长介绍了中华鲟等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及困境,建议继续开展产卵场、洄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加强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并保持‘不捕捞、不伤害、重保护’的良好氛围。长江所危起伟研究员汇报了2021年中华鲟产卵场联合调查情况,再次未监测到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水声学评估显示坝下野生群体不足20尾,呼吁通过中华鲟增殖放流恢复其野外种群。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廖小林研究员、武汉大学常剑波教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钱正义博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冯广朋研究员分别就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情况、在三峡坝下重建中华鲟产卵场、“长江有鱼”项目及中华鲟系统保护思路作主题发言。与会代表针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赵依民副主任在总结发言指出,近年来,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在中华鲟保护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还需继续落实保护资金,完善保护措施,深入开展保护研究,提高社会整体保护意识,为实现中华鲟野外种群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的修复作出新贡献。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合影

上一篇:长江所组织在荆的退休老同志开展春游活动 下一篇:长江所开展“支部联动,基地互动,共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主题党日活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