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增殖放流扩大自然种群规模 10万余尾长吻鮠放流

作者:来源:解放网 发布日期:2022-11-03 15:55字体大小:【】【】【

  本报讯(记者 束涵)前天,10万余尾长吻鮠、1630.2公斤日本沼虾和1877.42公斤中华绒螯蟹,通过人工放流进入长江。这是“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生态补偿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项目,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扩大这些物种的自然种群规模,延续相关生物种群。

  活动主办方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于2021年1月4日正式开工,总投资180亿元,其中投入水生态监测和渔业资源养护费用为460余万元。“放流的苗种选择,遵循国家农业农村部及上海市有关增殖放流法律法规,且须为长江口土著种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史赟荣告诉记者,放流的物种来自人工繁育长江里原有的生物幼体,以及利用专门的装置留住的野生幼体,通过放流使它们在长江安家落户。

  近年来,通过全面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相结合的方式,长江口水域渔业资源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迹象。例如,野生中华绒螯蟹种群明显扩大,刀鲚等珍稀鱼类数量和规格均比全面禁渔前有明显增加,东方鲀(河豚)数量明显增加等,长江口渔业资源养护的效益正在体现。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上一篇: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现身洞庭湖 下一篇:“蓝血活化石”吃上了“营养餐” 中华鲎北归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