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放!”随着一声令下,长度约4厘米的20万尾“鱼宝宝”欢快地摇着尾巴,争先恐后奔向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2022年11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与丹江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增殖放流活动。至此,今年中线水源公司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已达到年度放流325万尾的设计规模。据统计,该站自2018年投运以来,5年内共组织放流活动10次,累计千余人参与、放流鱼苗达900余万尾。
鱼类资源丰富的丹江口水库为什么要连续数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科技人员又是怎样为“鱼妈妈”助产的?日前,记者走进这个位于丹江口水库左岸中国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详细探访。
全过程档案管理 保证放流鱼苗遗传多样性
“快来看!我们正在给种鱼打标,这相当于是给鱼妈妈设置独立身份标签标记。”在增殖放流站,记者恰好遇到负责技术运营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专家们正对刚从襄阳购回的一批种鱼打标。
取鳞片、取鳍条、消毒、量尺寸……技术员曾昌手持打标器、卷尺等器材,与同伴陆续作出一连串动作。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取鳞片是获取种鱼年龄、取鳍条是给种鱼做 DNA鉴定……”曾昌介绍,通过对亲鱼和苗种的全过程遗传档案管理,保证鱼种遗传多样性,可实现后续对放流效果的评估;后期通过人工干预,助力“鱼妈妈”优生优育,防止“近亲繁殖”,保证放流鱼苗的遗传多样性。
“建设放流站是为了构建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推进汉江流域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技术员赵鹏介绍,该站占地73亩,建设有64个各类养殖池,其中12个种鱼驯育池、12个放流苗种大棚培育池、40个放流苗种露天池。
每年底,该站工作人员都会到汉江流域沿线选购优质种鱼。经打标等处理后,放入种鱼驯育池进行驯育,使其快速适应丹江口水库环境。到第二年的4月或5月,他们会为“鱼妈妈”助产,即对种鱼进行人工繁殖与催产孵化。
采用全循环水工艺 实现鱼苗繁育和水质保护双赢
丹江口水库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科技人员为什么还要为“鱼妈妈”助产呢?
“我们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实施上下游鱼类基因交流,达到丰富上游渔业资源、增加水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目标。”赵鹏说,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种鱼类在发情和产卵时,对水的增量相当挑剔,需要达到一定的涨水和流速的刺激才能进行产卵。比如,草鱼需要超过0.8米/秒的流速和400立方米/秒的水通量刺激才能够产卵。
“放流前3天,我们要对放流鱼苗进行拉网或网箱高密度耐受性锻炼,以及品种、规格及数量抽样检验,全面检验鱼苗健康状况。”赵鹏介绍,该站驯养繁育设施均采用全循环水工艺,以“零排放、零污染”实现人工繁育鱼苗和水质保护的双重目标。
据了解,该站放流鱼苗品种包括鲢、鳙、鲂、中华倒刺鲃等,规格均为4至15厘米,均由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繁育,全部通过了检疫检测。
精心呵护鱼类资源 助力库区水生态持续稳定安全
如何保证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和鱼儿活性?中线水源公司库区管理部工作人员付昕介绍,一般养鱼场140平方米的水池大约可养鱼1000尾,而他们通过高密度养殖,同样大小的水池可养鱼约10万尾。
付昕指着养殖池旁边一个个小水泥池说:“每4个养殖池中间,都建有污水处理系统。养殖废水流入沉淀池、物理过滤池、生物过滤池……经层层处理后重返养殖池,实现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用水近10万吨。对于少量养殖尾水,将其引入增殖放流站末端沉淀池,经沉淀后再用于农业、绿化灌溉,真正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保障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
考虑到刚孵出的小鱼苗对气温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差,该站技术人员将“鱼宝宝”放置在放流苗种大棚培育池中,每天用鸡蛋清等食物精心喂养。到当年的9月至12月,鱼苗渐渐长大后,他们再分批次将这些优生优育的“鱼宝宝”放流到丹江口水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丹江口水库放流的鱼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鲂、青鱼、鳊、银鲴、黄尾密鲴、鳜、中华倒刺鲃、黄颡鱼等13种。随着渔业资源增加,丹江口水库生态稳定安全,水质持续优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8年来,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稳定在Ⅱ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