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
神农尝百草、黄帝制甲子、仓颉造字、十二生肖等,对生物多样性包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智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湖北处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山地广袤,河湖纵横,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多姿多样的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近年来,“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蝶中仙子翩翩起舞”……越来越多曾经远离人类视野的生灵们,重回大家身边。然而,它们的危机尚未解除:从已经灭绝的白鲟、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到持续多年、仍在苦苦拯救中的中华鲟,保护好珍稀动物,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湖北仍有较为漫长的路要走。
江豚长留,还需久久为功
石首天鹅洲故道,是长江裁弯取直形成的水域,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基本没有人为干扰。自1992年设立于此的天鹅洲白鱀豚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鱀豚、江豚、中华鲟等水生生物。
不远处的长江故道内,不时可见到成群的江豚嬉戏。31年来,天鹅洲故道野外江豚数量从最初的5头发展至100多头。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记得,上世纪90年代前,江豚在长江全线都有分布。随着人类活动、渔业捕捞、船舶扰动的影响,江豚种群缩小、分布区域明显破碎化、数量也急剧减少。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论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极度濒危,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越来越多的江豚出现在长江湖北段。今年3月初,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上一次科考相比,5年江豚数量增加了23.42%,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作为旗舰物种,江豚的出现,就是长江大保护成效的缩影。”王克雄说。
《长江生命力报告2022》提到,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长江生态系统健康还不容乐观。长江曾有的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鲥鱼、河鲀已经多年未见其踪迹。虽然最近调查显示江豚已经触底反弹,但数量仍然比国宝大熊猫还少,极度濒危。
的确,不经意间一个物种就可消失,但让一个物种短时期内恢复到原有水平,就算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以“水中活化石”中华鲟为例。随着洄游路线和产卵场的破坏,中华鲟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研究保护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40年间,我们放流中华鲟接近800万尾。然而,最新科考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已连续6年未监测到中华鲟野外自然繁殖,物种繁衍状况依然岌岌可危。危起伟表示,长江大保护、长江保护法、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水生生物工程规划等政策出台,给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相信经过8至10年的不懈努力,长江和近海生态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得以显著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有望恢复自然繁殖。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让江豚长留,还需多部门共同努力。
江豚所到之处,必须是水质好、鱼类多、人为活动少、岸线接近自然的区域。王克雄建议,交通、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应加强长江流域规划与管控,尽快划定禁止航行、限制航行的试点区域,开展水下噪声监测,减少船舶等人为活动对江豚的侵扰。
摸清本底,方能有的放矢
2022年7月,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当这一消息最终落地,大家都陷入深思:人类是怎样失去了挽救白鲟的最后一次机会?
1989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公开记录显示,人类最后一次目击并接触白鲟,是在2003年的长江宜宾南溪江段。从2006年开始,为白鲟准备的救护船就在长江上巡游,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也时刻保持运转,但白鲟最早可能在2005年就已灭绝。
专家认为,直至灭绝,人们对白鲟的了解还相对偏少,这种古老的长江大鱼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健康状态下的清晰影像。上世纪70年代,我国做了第一次长江全流域生物调查。调查最终对白鲟的描述只有寥寥几页,远少于中华鲟和长江鲟,其生命周期、洄游习性、生活史、产卵场地等信息,始终非常缺乏。
白鲟,消失在人类真正认识和了解它之前。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遗憾与悲哀——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人类研究与认知的速度。
2021年,为了尽快摸清底数、找出更多濒危物种,湖北启动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首批试点聚焦长江干流湖北段,选取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神农架林区、丹江口市、恩施州(巴东县)、宜昌市(点军区)、荆州市(石首市)、蔡甸区、黄梅县七地,基本涵盖高山、丘陵、平原、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
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陈再达介绍,预计到今年上半年,湖北将完成上述地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工作,基本摸清我省长江流域重要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发布我省第一批生物物种名录和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建立湖北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没有详细的本底调查,研究调查不足,生物多样性该如何保护,就难以有的放矢和落到实处。”省环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黄峰认为,从目前的初步调查结果来看,试点区域的物种衰退、生物减少、重点物种受威胁程度有所减缓,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的根本性改善还亟待加强。
据悉,为促进生物多样性建设,抢救和保护国家、省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栖息环境,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立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322个,面积188.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16%。这些保护地的建设有效保护了我省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缓解了部分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的局面。
构建稳定健康生态系统更为重要
从1993年引入麋鹿至今整整30年,石首麋鹿种群数量从最初的64头增加至2500多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范例”。
不仅麋鹿,更多物种也得以良好抢救和保护。在荆州,该市大力推进境内湖泊拆围、退垸、还湖工作,全市184个湖泊收回养殖经营权。从涸泽而渔到人水和谐,中华秋沙鸭、白鹤、小天鹅、紫水鸡、青头潜鸭等20多种国宝级鸟类重回市民视野。
据初步统计,神农架金丝猴由上世纪80年代的501只,扩大到目前的1471只,分3个大种群、9个小种群。同时,全省抢救性开展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近地保护,对水杉、黄梅秤锤树、大别山五针松、小勾儿茶、长果安息香、庙台槭实行专项就地保护。武汉植物园保存暖温带和亚热带植物1.2万种,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资源保育与储备基地。
在政策层面,我省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立法。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和恩施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同时颁布施行《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湖北首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性决定,也是率先在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
今年初发布的《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唯有更好守护生物多样性,才能进一步守牢生态安全底线。”黄峰介绍,目前,林业、农业、生态部门虽然都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职能,但职能较为分散,建议以系统综合的理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出现“九龙治水”和“管理真空”。
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生态修复的质量,构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认为只要种草种树、绿化到位就是生态修复,这还远远不够。比如河湖岸带的修复过程中大量岸坡硬化,虽然是美化了,但栖息于此的两栖动物就没了容身之处。”黄峰认为,人工造景不等于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应引进权威考核标准和效果评估,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考核指标,进而保证生态修复质量,为万物并秀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