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2-03-05 00:00字体大小:【】【】【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和“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有关要求,开展好我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创新,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的院中长期发展方针和“抓机遇、重产出、育人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科技支撑产业,助力增收增效”为主题,强化自主创新、强化科技产出、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提高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切实担负起牵头渔业科技进步的重任,有效支撑渔业经济稳定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面向渔业生产一线,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

  优化科技服务模式,扩大科技服务范围,提高科技服务实效,实现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跟踪服务。一是全面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服务热情。组织全院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健康养殖、水产病害防治、渔业装备与工程、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信息与战略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科技服务百人专家团,带领全院广大科技人员,通过渔业科技下乡入户、科技合作、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开通专家热线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二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渔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重点推出助推产业升级、节本增效的10个主导品种和50项主推技术(见附表)。三是优化成果转化推广模式,推动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采取“项目+示范基地+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成果转化模式,继续深化院地、所地合作,加大渔业基地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转化推广力度。实现以品种为主线,组装集成育、繁、养技术与装备的一体式水产养殖技术完整输出,重点做好100个示范基地建设和5000户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四是广泛开展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以渔业生产急需、农技人员急知、渔民群众急用的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开办专题讲座、远程视频指导和诊断等各种形式,举办培训班500场次以上,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渔民3万人次以上。五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助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在院网开辟专栏,搭建全院渔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将我院的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和装备、专利等科技成果向社会推介,加速我院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六是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不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推广渔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全力支撑现代渔业发展

  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加速科技创新,全面提高支撑能力。一是立足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明确渔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积极推进低碳渔业、远洋渔业、工业化养殖、渔业工程等领域重大项目立项;推动健康养殖、资源环境、质量安全和冷水鱼类等领域的公益性行业专项争取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同时,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水产良种培育、病害防治、健康养殖、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实用技术成果,有力支撑现代渔业发展。二是服务产业发展,提升行业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我院在资源与环境、质量与标准、信息与战略等领域的技术支撑能力,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做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效果评价,主动参与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大力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有力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的支撑能力,正式运行“渔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平台”;提高现代渔业管理与信息保障技术服务水平,协助建立支撑渔业的基础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为渔业发展提供管理和信息保障,协助各级政府编制渔业发展规划;为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有力支撑。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瞄准“一流院所,三个基地”建设目标,夯实我院发展的软硬件基础。一是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划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超前谋划,重点加强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南繁基地、科学考察船等重大基建项目立项争取工作。着力抓好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质检中心、科学观测试验站、科研中试基地等建设和立项争取工作,全面提升全院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完善渔业科技创新机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扩大绩效管理试点范围,提高全院科技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5511人才工程”,启动高端人才海外深造计划,加强科技创新团队与人才梯队建设,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重点活动

  (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2年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会暨渔业科技促进年动员大会(成果与推广处牵头组织,院机关相关部门、院属单位参加,3月中旬实施。)

  举办我院2012年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会暨渔业科技促进年动员大会,总结交流我院技术推广工作成效与经验,部署2012年渔业科技促进年工作。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现场技术咨询培训、新品种推介和苗种赠送、科技图书资料发放等活动。

  (二)百名专家下乡活动(成果与推广处牵头组织,院属单位参加,3-11月实施。)

  以“走进渔村、服务渔民”为主题,组织百人专家团,带领全院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渔业生产一线,通过科技下乡入户、科技合作、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开通专家热线等多种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全面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

  (三)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成果与推广处牵头组织,院属单位参加,2-11月实施。)

  结合院属各单位和产业技术体系培训活动,在渔业主产区广泛举办当地适宜品种的养殖技术培训班、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班、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和认证技术培训班等。

  (四)启动我院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成果与推广处牵头组织,黑龙江所、淡水中心、渔机所等相关院属单位参加,3-11月实施。)

  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根据西部地区渔业发展需求,启动我院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组织我院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实地考察当地渔业发展现状,为当地渔业发展定位、资源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推广等提供决策咨询,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提供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我院新型渔业装备与设施,不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赴当地开展科技服务。

  (五)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资环中心牵头组织,院属相关单位承办,5-8月实施。)

  开展中国对虾、褐牙鲆、半滑舌鳎、三疣梭子蟹、海蜇、中华绒螯蟹、中华鲟、鲢鱼、鳙鱼、哲罗鱼、广东鲂等物种的增殖放流工作,开展放流区域观测和社会调查,对放流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六)召开水产新品种推介会(成果与推广处和科研计划处联合组织,院属相关单位承办,2-11月实施。)

  结合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执行,在适宜地区组织召开大菱鲆“丹法鲆”、牙鲆“鲆优1号”、斑节对虾“南海1号”、杂交青虾“太湖1号”、福瑞鲤、松浦红镜鲤、长丰鲢、大口黑鲈、全雌牙鲆等水产新品种推介会,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验收会,采取送鱼苗示范养殖、与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扩大新品种的覆盖面,推动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

  (七)承办水产种业工程科技论坛(科研计划处牵头组织,院机关相关部门和院属单位参加,9月实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水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水产种业发展方向和理论技术创新重点,提出加快水产种业发展有关建议和战略规划;申请、承办中国工程院水产种业工程科技论坛,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

  (八)开展“淡水池塘工程化改造与养殖环境修复”科技展示活动(科研计划处和成果与推广处共同组织,渔机所承办,院属相关单位参加,10月实施。)

  以淡水池塘标准化改造与养殖环境生态修复为主题,依托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专项“淡水池塘工程化改造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现代养殖小区功能区划、养殖设施规范化构建、养殖生态工程化修复、养殖环境精准监测与调控,以及现代化养殖装备等生产科技的学术交流、技术介绍与现场展示。

  (九)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科研示范(质标中心牵头组织,院属相关单位参加,3-11月实施。)

  以广东、天津、江苏、辽宁、山东为重点,从区域、品种、环节等方面加大追溯体系示范应用范围,建设一批省地市县级监管追溯平台和追溯体系示范应用生产单位,培训一批基层业务骨干和企业技术人员,采取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开展技术培训、上门服务、送软件下乡等方式,积极为基层管理部门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十)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产品筛选验证”活动(质标中心牵头组织,院属相关单位参加,9月实施。)

  联合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执法机构及质检中心开展水产品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试剂条质量筛选和验证,通过材料资质核查及现场实验验证等形式筛选验证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测速度快的快速检测产品,为基层机构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服务。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1月-2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制定全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明确院所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2012年3月-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开展重点活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地检查指导活动开展,及时报送相关情况。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上旬前,总结和宣传阶段。全面总结全院渔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实施,成立全院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设立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工作办公室(设在院成果与推广处),负责相关活动的具体工作。院属各单位也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精心组织实施

  院重点抓好院渔业科技促进年重点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检查指导院属单位活动开展情况。院属单位在配合做好全院标志性活动的同时,组织实施好本单位的标志性活动。要根据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加强渔业科技服务,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

  (三)有效整合资源

  紧紧围绕科技促进年活动各项工作,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成果转化类项目等现有项目和资源的整合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筹措资金,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我院的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要积极参与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把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各单位要继续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四)注重总结宣传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加强宣传工作,在院网开设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专栏,专题报道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经验,特别是各项标志性活动的开展情况。院属各单位要设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深入宣传,努力扩大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影响。(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上一篇: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下一篇:温家宝提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