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河床地形及底质演变特征(刘文成,2023)

  据2017~2020年期间进行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生态调查报告,葛洲坝下近坝江段已连续几年未观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这可能与该区域的非生物环境变化有较大关系。地形是形成流速等非生物环境因子的重要因素,底质是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的关键环境因子。因此本研究结合水声学的方法和水下视频影像技术,研究水声学特征与底质表观特征的相关性,并描述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地形(1999~2020)和底质(2004~2020)演变过程,结合长江流域的水文事件揭示变化规律,并分析地形、底质变化与中华鲟自然繁殖状况的相关性,通过产卵年份捞卵区域的地形和底质数据提取,分析自然繁殖适宜地形和底质,最终为中华鲟人工模拟产卵场的构建、中华鲟潜在产卵场的筛选和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