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生态环境急剧变化,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资源量日趋减少,野外种群的自然繁殖活动在2000年左右已经停止,野生种群几乎消失。所幸,人工保种的成功为长江鲟野外资源恢复带来希望。然而,从2007年首次增殖放流至今仍未发现放流个体恢复自然繁殖活动。放流长江鲟是否具备自发交配产卵的自然繁殖本能以及是否能够繁衍生息成为其资源修复成败的关键。本研究通过人工构建模拟产卵环境,研究长江鲟亲鱼对不同底质环境的行为偏好;通过环境调控设法诱导人工保育群体的自然繁殖发生,了解其繁殖行为以及对自然繁殖底质的需求,最终为筛选优化长江鲟仿自然繁殖环境条件和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为实现长江鲟的昼夜识别和游泳行为的连续跟踪,研发了一种适用于长江鲟的光学标记,解决了应用EthoVision软件追踪昼夜行为的难题。不断改进,实验50余次,最终光标的应用效果测试表明,该光标通过软尼龙线固定在长江鲟背部,重复实验留存率为72.22%-83.87%;该光标可以无线充电,平均可持续发光至少为(45.67±6.05)小时;光标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紫色、白色;基于EthoVision软件可视化跟踪分析,至少有4个颜色(红、紫、蓝、绿)白天和夜间光标可实现连续跟踪。通过控制环境光线不直射水面,使用光纤导光,可解决环境和光标本身的问题。光标的设计解决了长江鲟行为跟踪和定量分析的难题,为鱼类行为学跟踪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标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