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和栖息地选择(王成友,2012)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作为典型的大型溯河生殖洄游型鱼类,是现存鲟形目中唯一跨过北回归线的种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包括黄渤海、东海、台湾海峡甚至朝鲜半岛和日本海域)以及流入其中的大型河流(包括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和黄河)。目前,闽江、珠江、钱塘江和黄河种群已经绝迹,长江种群是唯一还有分布的中华鲟种群。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阻断了长江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原来分布在葛洲坝以上江段的产前栖息地和产卵场无法再被利用。所幸的是,截流后的第2年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至古老背约30 km的江段有产卵活动,后期逐渐在葛洲坝至庙咀约3.85 km的江段形成较稳定的产卵场,而产卵场面积仅为葛洲坝截流前的5%。但是,2003年三峡水电站开始正式蓄水发电,导致葛洲坝下江段的自然水文节律被打破;2004~2006年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实施河势调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影响了中华鲟在产卵场的正常分布和产卵活动。此外,由于受生境退化、环境污染、航运以及误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中华鲟自身的生物学特性,长江中华鲟的资源量在不断下降。尽管针对中华鲟保护采取了包括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面禁止商业捕捞、建立保护区和实施人工增殖放流等一系列措施,但是仍没有扭转种群下降的趋势。2010年,中华鲟被IUCN红色目录列为极危等级物种(CR)。
    中华鲟性成熟晚、繁殖周期长,这是恢复种群的不利条件;但是雌性成熟个体的怀卵量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劣势。而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保护参加繁殖的中华鲟至关重要。因此,掌握中华鲟进入长江后完整的生殖洄游和栖息地分布状况,确保每一尾中华鲟能够顺利产卵对中华鲟整个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意义重大。本文借助超声波遥测和水声学探测并结合微生境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2006~2011年研究了中华鲟进入长江以后完整的生殖洄游过程、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栖息—产卵场的精确分布及其适合度模型(HSI),确定了中华鲟在长江重点江段的产前栖息地分布及非生物环境特征(中生境和微生境尺度),建立了长江重点江段中华鲟的潜在产前栖息地模型,以期为中华鲟产前栖息地保护和人工改良潜在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附件下载:/Upfile/2014/7/17/201407175822508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