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趋光行为观察(柴毅)

  视觉在鱼类摄食、集群、繁殖及洄游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深入研究鱼类的视觉特性,对阐明其行为机制,了解视觉结构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1]。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感光细胞由感受强光的视锥细胞和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组成。鱼类受到不同光强度照射时,能以不同的方式调节达到光感受细胞的有效光强度,从而适应于光亮或者黑暗的环境。鱼类感知光线刺激后能产生定向性运动,称为趋光反应。渔业生产上的光诱捕鱼根据这种特性用集鱼灯将鱼诱集到预定的水域进行捕捞,可大大提高渔获量。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属江海洄游性鱼类,为中国所特有,主要分布在长江、东海、黄海等水域。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产卵洄游通道,再加上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中华鲟物种濒临灭绝。1996年中华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红皮书[2],划分到濒危等级。目前对中华鲟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态等保护生物学方面[3—7],早期发育方面的报道比较少[8],视网膜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运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中华鲟视网膜的早期发育,并结合其行为学观察探讨其行为机制,旨在为其种群资源合理保护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进一步利用和增养殖中华鲟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附件下载:中华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趋光行为观察(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