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文状况及其与繁殖活动的关系

  摘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 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产卵。对中华鲟繁殖季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水位等水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中华鲟产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葛洲坝截流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江段10~11月份的月平均流速及11月份的月平均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P<0. 001),而月平均水位、流量及水温的变化不明显。多年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鲟产卵时, 5种水文因子的参数均有一定的变动范围。1983~2004年期间, 37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水温范围为16. 10~20. 60℃,平均为18. 63℃;日平均水位范围为40. 69~47. 32m(黄海高程),平均为43. 91m;日平均流量范围为7170~26000 m3/s,平均为13908 m3/s; 1983~ 2000年31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 10~1. 32 kg/m3,平均为0. 46kg/m3;日平均流速为0. 81~1. 98m /s,平均为1. 30 m /s。分析得到较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温是18. 0~20. 0℃,流量是14100 m3/s,水位是42. 0~45. 0m,含沙量是0. 2~0. 3 kg/m3,底层流速是1. 0~1. 7m /s。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而且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即产卵繁殖。三峡工程运行后,下游江段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而江水含沙量下降对其产卵繁殖较有利。

附件下载:杨德国, 危起伟, 陈细华等. 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文状况及其与繁殖活动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07,27(3): 86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