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EF
濒危物种保护学科组(原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隶属于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原学科组组长危起伟研究员,现任学科组组长为杜浩研究员,目前主要骨干有张辉博士、吴金明博士、冷小茜博士、李君轶博士、程佩琳博士、李鹏程博士、仲嘉博士等10余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另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名。以该组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团队“长江珍稀濒危鱼类保护创新团队”2020年、2021年被评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优秀创新团队。该团队致力于以中华鲟、长江鲟、川陕哲罗鲑等国家重点保护长江旗舰珍稀濒危鱼类为对象,研究其关键生活史特性和环境需求,阐明涉水工程、 航运、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程度和机制,提出基于栖息地保护的宏观生态保护建议和对策;解决迁地保护、科学繁育和自然种群恢复中的技术难题,实现可持续的人工保种和野外资源修复,构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繁育养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物种保护技术体系,最终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学科组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一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物种保护技术研究。通过连续20多年不间断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在中华鲟资源变化、自然繁殖生态学、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等方面,揭示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机理,攻克了多项影响中华鲟保护工作开展的技术瓶颈,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范围的准确定位、自然繁殖生态需求、精液超低温保存、大规格中华鲟苗种的批量培育和标志放流等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体系。该成果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与北京大学合作,发现了内分泌干扰物对中华鲟致危机理,论文在国家环境顶级杂志EST上发表;又发现有机锡可以由母体传递到受精卵,并导致中华鲟幼鱼畸形和无眼,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并被ScienceNow等几十家国外媒体转载,影响广泛。与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合作,研究揭示了中华鲟周期性上浮水面的行为机理,查明了中华鲟被船舶致死致伤的原因。通过对产后亲鲟复壮培育技术研究,进行了产后亲鲟放归长江和再次繁殖等资源再利用的有效尝试。
在其它珍稀鱼类保护方面,该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完成了白鲟的救护工作,2003年成功对一尾白鲟实施救护并放归长江,2005年以来开展了多次白鲟的实验性捕捞并建立长江白鲟应急救护网络,为拯救白鲟做好了技术储备。开展了长江上游达氏鲟、胭脂鱼等资源调查工作,对达氏鲟、胭脂鱼的产卵场和栖息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生态水力学测量工作。2007年以来,成功开展了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青海湖裸鲤、秦岭细鳞鲑的资源调查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找到秦岭细鳞鲑的产卵场,并成功实现了秦岭细鳞鲑的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2007年以来,开展了珍稀濒危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作,将中华鲟标志放流技术应用于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濒危鱼类的增殖放流中,基于珍稀濒危鱼类的生物学,开展了增殖放流策略和评价技术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珍稀濒危鱼类标志放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该团队近五年来(2018-2022年)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源刊40余篇。出版专著7部,论文集1部。获得授权专利5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9项。作为主要组织者,组织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鲟鱼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5-30日,武汉)。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该学科组引进了一批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如:科学数字回声仪2套(BioSonincs DT-X和Simrad EY60)、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2套、水上测量导航系统2套、Vemco超声波标志-跟踪系统(移动站2套/固定站40套)、Loteck无线电跟踪系统2套、双频声纳成像仪(DIDson)、噪声测试设备和水下摄像设备等现代科学仪器,还装备了野外科考船(快艇)4艘,同时建立了设施先进,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珍稀濒危鱼类实验基地(湖北荆州太湖),目前该基地经农业农村部投资一千余万元新建了中华鲟保育与增殖放流中心,建设有大型水体生态调控池2座,单池水体1200立方米,除保证水质外,可实现对水温、盐度和流速的调控,迄今为止为国内外独有,为大型水生动物的科学实验提供了特定条件。
目前,该学科组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4项。结合濒危水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该组还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和科普宣传,是北京海洋馆、香港海洋公园的紧密合作伙伴。该组与国内和香港、美国、日本、捷克等单位的同行有较为广泛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欢迎对濒危水生动物保护研究感兴趣的国内外学者前来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