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幼鱼海水适应性过程中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秦少宗,2020)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已连续三年未监测到,自然资源急剧衰退,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使得不同年龄梯度的中华鲟初具规模,但中华鲟的保种养殖均以淡水为主,长期的淡水环境使中华鲟面临性成熟个体比例低、成熟个体小、繁殖力低、繁殖后代个体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由于中华鲟的生活史大部分在海水中,海水盐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海水养殖可能是中华鲟迁地保护的必然过程。

  为了揭示中华鲟幼鱼在自然盐度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理特性,以1.5龄中华鲟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120天的模拟降河与如海洄游试验,包括25天的海水驯化和95天的后续海水(25‰)养殖。在海水驯化过程中取4个时间点(第 0、9、17、25 天)和海水养殖过程中 1个时间点(第120天)进行样品的采集,用于研究海水适应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学参数、血清生理特征和组织器官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旨在获得中华鲟海水保种养殖的基础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