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所等单位再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2014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两家科研单位开展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情况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葛洲坝下未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这是继2013年首次确认中华鲟未进行自然繁殖后,再次确认这一严峻状况。

  在持续2个月的监测工作中,采用江底采卵、食卵鱼解剖、水声学探测、水下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对不同区域进行了监测:江底采卵主要集中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传统产卵场,该产卵场属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形成的新产卵场,也是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的唯一产卵场;食卵鱼收集和水下视频观察范围覆盖了葛洲坝下20千米的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江段;水声学探测调查区域主要为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80千米的江段。

  针对2014年中华鲟再次未能自然繁殖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分析已有保护措施及保护效果的基础上,制定应急措施,如进行产卵场修复、大坝生态调度等,以期尽可能恢复中华鲟唯一产卵场的功能,进而促进野生中华鲟资源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