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设置
-
管理部门
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事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科技处(成果转化处) 财务处 条件处
-
科研部门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 渔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 鱼类病害研究室 水产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水产品检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 水产信息与标准研究室
-
挂靠机构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淡水鱼类种质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 中国水产学会《淡水渔业》杂志社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委秘书处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农业农村部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鱼类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斑点叉尾鮰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
-
支撑部门
荆州基地 西南渔业研究中心 梁子湖基地 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水产品检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
水产品检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紧紧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以淡水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水产种质鉴定、质量安全、营养品质等方面相关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1.水产品种质鉴定及评价技术研究:利用表型鉴定、染色体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技术手段开展鱼类种质资源鉴定研究,为各级水产原良种场品种繁育、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针对水产新品种,开展其生长性能测试研究,为水产新品种的选育及评价鉴定提供科学评价手段。
2.水产品中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及防控技术研究:(1)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开发建立水产品中渔用药物、农药、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残留的确证性检测方法;利用免疫亲和、磁纳米等方法,研究建立水产品等基质中重金属、农药、抗生素等的快速检测方法。(2)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利用现有的检测方法,研究渔用药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养殖水体-鱼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在鱼体中的代谢残留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休药期等防控技术策略。(3)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风险评估。利用风险评估算法模型等方法,结合国内外毒理学数据等,提出水产养殖中渔用药物有毒有害物质最大容许用量等建议值,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提出建议措施。(4)水产养殖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化学催化氧化、微生物等多种方法,消除残余抗生素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形成污染物的削减控制技术体系,并指导渔业生产。
3.水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提升技术方法研究:研究建立以品种为主导,以生产区域、养殖模式及消费群体为辅助的水产品分级评价技术;开展水产品特征营养品质形成过程及调控机制研究;开展水产品特征营养组分的生物利用及功效评价研究;水产品加工产品的研发与拓展。
4.水产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采用现代加工提取技术,研究虾蟹壳、鱼皮等水产生物质资源制备甲壳素、高性能碳基材料等高值化产品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等。
创新平台
依托研究室建设有“农业农村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营养品质鉴定机构(CAQS- PJ-0058)”“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武汉中心”“国家斑点叉尾鮰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鲤鲫鱼类新品种生产性能测试中心”“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等一批国家级、部级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研究室在保证区域及国家淡水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品牌建设、引导消费升级、服务渔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和支撑保障作用。
人员条件
研究室现有固定工作人员20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7人,占85%;技术人员18人,占90%。研究室有建筑面积约3000m2,固定资产2400余万元,配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高分辨液质联用仪、高分辨气质联用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冷冻切片机、梯度 PCR 仪、荧光定量 PCR 仪、凝胶电泳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国内外较先进的仪器设备60多台(套)。
近年成果
近年来,研究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项,研究室成员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1项,承担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子课题多项,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污染控制及风险评估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源刊论文 10 篇;获授权专利 13 项,其中发明专利 3 项;参与起草并发布行业标准 2项、地方标准 1 项;通过评价成果1项,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等奖 1 项。
部分代表性论文有:
Jin-hua Gan, Zhi-Ting Xiong, Jin-Ping Li, Da-Qing Chen. 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copper stress in the reproductive resources and allocation of metallophyte Kummerowia stipulace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3,89 : 204-211.
Jinhua Gan, Lei Lv, Qiang Wang, Jie Peng, Zhiting Xiong, Jinping Li, Li He.Multi-residu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rganofluorine pesticides in fish tissu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od Chemistry, 2016,207:195-204.
Yahui Shui, Junpu Xie, Yong Zhou, Jinping Li, Jinhua Ga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38 MAPK an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under cadmium stress in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20: 137325.
Jinhua Gan, Huan Liu, Yahong Chen, Jie Peng, Ting Liu, Jianwu Chen, Li He. One step extraction followed by HPLC-ESI-MS/MS for multi-residue analysis of diacylhydrazine insecticides in water, sediment, and aquatic product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1, 210, 111853.
Ting Liu , Li He , Jie Peng , Mingyi Chen , Lang Zhang , Jianwu Chen , Jinhua Gan*. Occurrence and dietary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of phthalate esters in Chinese mitten crabs (Eriocheir sinensis) from Hubei, central China. Food control, 2022,133: 108618.
研究室负责人
主 任:甘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