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进展
-
2018 10.26长江所“一种用于中华鳖苗种培育的养殖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用于中华鳖苗种培育的养殖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721441550.2。发明人为梁宏伟、李翔、陈华良、邹桂伟。 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中华鳖苗种培育...
-
2018 09.21“西藏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2018年度中期总结会在哈尔滨召开
2018年9月1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西藏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以下简称“西藏专项”)2018年度中期总结会。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黄晓发、主任科员曹剑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
-
2018 09.05长江所与宜宾所联合开展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获得成功
经过多年人工蓄养和人工繁殖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展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获得成功。2018年9月2日,该成果通过现场验收。 该成果为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长江鲟(达氏...
-
2018 07.27长江所“长江航道整治河段土著鱼类保护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通过评价
2018年7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长江航道整治河段土著鱼类保护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通过了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的评价。长江所李创举副所长、科技处邹世平处长和郑蓓蓓副处长,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刘绍平研究员、段辛斌研...
-
2018 07.25“金沙江一期生态补偿项目工作总结与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工程规划”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工作,受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委托,2018年7月11日,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武汉组织召开了“金沙江一期生态补偿项目工作总结与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工...
-
2018 06.28长江所等单位主编的《西藏的外来鱼类》正式出版
日前,由西藏农牧科学院李宝海研究员、长江水产研究所朱挺兵博士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李雷博士主编的《西藏的外来鱼类》一书正式出版。 西藏地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外来鱼类出现在西藏的自然水...
-
2018 04.24长江所等单位编制的《澜沧江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18年4月1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编制的《澜沧江小湾库区生态渔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厅渔业局、云南省渔业科学研...
-
2018 04.24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内陆流域濒危水生动物种群评价”研讨会议在青海召开
2018年4月1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内陆流域濒危水生动物种群评价”研讨会议。 “内陆流域濒危水生动物种群评价”项目于2017年立项,共有来自全国26家科研院所参与,项目由长江水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