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安全用药 >> 正文
 
规范用药·健康养殖·提高防病效果

---来源于:
    治疗鱼病用渔药的种类很多,其作用各有特点,病害控制需要根据病症合理选择。药物控制疾病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药物的使用,机体可能出现相应的改变,如病情好转,说明药物有效;病情无变化,说明药物效果不好或无效;病情恶化,说明用药不当或失误,机体出现新的征兆,则有可能是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要想控制水产病害,到底选用何种药物?我们应当遵循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经济性原则,规范用药,杜绝禁用渔药的使用。  
    渔药使用中应当注意:①了解药物性能,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②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③了解养殖环境,合理施放药量;④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
科学合理地使用渔药是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所在。渔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服法、浸浴法、注射法、涂抹法、悬挂法等。实际生产中制定给药方案主要是拟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规范用药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科学合理使用药物、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正确使用渔用生物制品等。在具体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中采取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药物防病效果:  
    1.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溶解后,均匀地全池泼洒。  
    2.根据目前混养、套养模式比较盛行的特点,要注意处理好用药时鱼、虾、蟹等养殖对象的异同关系,科学选配、施用药物。  
    3.将不排水消毒变为排水消毒。如果池塘内有鱼种或未能上市的鱼,在池塘边挖一暂养塘,把鱼暂养起来,然后排干池水晒几天消毒,再注入新水。  
    4.泼药时一般不投喂饲料,最好先投喂后泼药;泼药应从上风处逐步向下风处泼,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5.投喂药物饲料时,每次的投喂量应考虑同水体中可能摄食饲料的混养品种,但投饲量要适中,避免剩余。  
    6.把直接投放药物改为化开药物后投放。用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在池塘边挖坑,用水将生石灰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浇。使用漂白粉,每亩池塘平均水深1米用漂白粉12~15千克,在塑料桶或缸内用水将药物化开后随即泼浇。  
    7.见病治病的做法要改换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池塘中的鱼发病时,已出现死亡后再买药治疗,往往已错失防治良机,损失也较大。应该在鱼病流行季节,选用“克菌威”等纯中药制剂早期混饲内服预防鱼病,对鱼体、饲料、食场、工具进行药物消毒,选用“菌毒净”或“菌毒清”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投喂饲料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一旦发病,要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8.要处理好水质与用药的关系。多数情况下水质过肥或水体的pH值偏高、偏低将影响渔药使用的效果,应当引起必要的重视。  
    9.改混合用药为单独用药。将几种药混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致使药物失效,甚至发生副作用。无论是泼洒药物还是用药物拌料,最好单独使用1~2种药物。另外,用药剂量一定要准。 
养殖业者应遵守和执行农业部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它明确规定了包括氯霉素、呋喃唑酮在内共21个(类)品种为禁用药物。下面列出部分禁用渔药的危害情况,让大家认清禁用渔药的危害及相关知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长期利益,不选择使用禁用渔药,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氯霉素:对人类的造血系统毒性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形成。  
    呋喃唑酮、呋喃它酮等呋喃类药物:能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作用,引起溶血性贫血等过敏反应,表现在周围神经炎、眼部损害、药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和急性肝坏死等病。  
    孔雀石绿: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生物中毒。  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等汞制剂: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易富集中毒,蓄积性残留造成肾损害,有较强的“三致”作用。  
    杀虫脒、双甲脒:对鱼有较高毒性,中间代谢产物有致癌作用,对人类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林丹、毒杀芬:毒性高,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有富集作用,可致癌。
泰州市春达动物药业饲料有限公司  房元喧 王松刚
兴化市周庄镇畜牧兽医站  李志民
日期:2010-02-25 阅读:
新闻动态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成员赴河南师范大
长江所鱼病室在安徽蚌埠开展中华鳖病害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蔡文龙博士后访
长江所鱼病室“鲫鱼养殖场疫病传入途径
疫病信息
养殖鲫鱼出血病
天津2011年5月份水产病害预测预报
河北省2011年5月份水产病害预测预报
如 何 尽 早 发 现 鱼 病
几种突发性大批量死鱼现象的判断
防控技术
·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的防治
·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  淡水鱼镰刀菌病的防治
·  泥鳅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邮箱入口

Copyright © 2009-2010  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病害研究室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09058839号Forex 您是本站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