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所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所内新闻 > 正文

长江所成功举办2025年赤水河圆口铜鱼公益增殖放流活动

作者:来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 发布日期:2025-09-29 09:05字体大小:【】【】【

2025年9月26日,2025年赤水河圆口铜鱼公益增殖放流活动在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江段成功举办。本次放流共向赤水河放流全长5厘米以上的圆口铜鱼苗种1万尾;为评估放流效果及生态效应,科研人员对放流的圆口铜鱼苗种进行了微金属线码(CWT)和可见植入荧光(VIE)标记;还结合“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同步开展了圆口铜鱼增殖放流科普宣传。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技处(成果转化处)处长李君轶出席此次放流活动并讲话。他强调,长江所长期致力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通过持续创新技术手段与优化科学管理措施,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长鱼基金会”)专员王世成现场宣读活动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水域生态环境。

此次放流活动由长江所主办、贵州省习水县人民政府协办,并得到了长鱼基金会“习酒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基金”项目的支持,是“我在长江有条鱼”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典型代表性特有鱼类,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种,2021年其野外种群被列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针对圆口铜鱼物种保护难题,长江所持续开展长达18年的科研攻关,成功实现三大核心突破:先后解决了圆口铜鱼“养活”难题,攻克了“养成”难关,打通了“就地-迁地-人工保育”全环节的“物种养护”路径。自2020年起,长江所持续推进圆口铜鱼增殖放流与种群重建工作,不断加大对以圆口铜鱼为代表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过去5年间,已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水域,开展人工繁殖圆口铜鱼子一代苗种大规模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上游、赤水河等水域增殖放流不同规格苗种近20万尾,这些举措对长江野生圆口铜鱼种群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长江所保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圆口铜鱼亲本群体、数量超5500尾。

上一篇:长江所受邀参加中华鲟迁地保护20周年纪念活动 下一篇:长江所2项作品入选中国水产学会2025年度优秀水产科普作品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