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参加了湖北省长江中下游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将2016年人工繁殖的32490尾中华鲟幼鱼投放到长江荆州段。
本次放流活动由湖北省水产局组织,为《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生态与环境影响处理专题实施规划》中设计的“湖北省长江中下游鱼类增殖放流”项目内容。荆州市渔政部门、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荆州市古城公证处等单位派员参加并现场监督了本次放流活动,放流地点位于长江荆州段李埠镇码头。
长江所作为本次放流活动的供苗单位,提供了32490尾10-15cm的中华鲟苗种。该批苗种为2016年10月人工繁殖的个体。长江所通过精心的培育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放流苗种达到放流的规格、数量和质量。在放流前,长江所还对苗种进行了CWT标志,以实现放流后的持续监测和放流效果评估。
自1983年以来,长江所向长江陆续投放了大量的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幼鱼,累计放流人工繁殖幼鱼数量超过200万尾,为中华鲟种群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苗种运输车队

监理与公证人员启封运输鱼舱

苗种投放

苗种投放
(来源:生物室 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