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院级长江流域养殖鱼类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控创新团队在中华鳖病害防控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中华鳖作为我国特色淡水经济物种,兼具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其养殖产量近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针对集约化养殖引发的病害频发问题,该团队通过采集大量养殖临床样本,综合运用病原分离、形态观察、理化特性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手段,系统鉴定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等5类致病菌。研究团队对病原菌引起的中华鳖组织病理变化、病原的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致病性以及药物敏感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成功筛选出对治疗中华鳖不同细菌感染的有效敏感药物。已建成涵盖20余种中华鳖源病原菌的标准化病原库,为疾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养殖产业绿色转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Veterinary Quarterly》、《Aquaculture》、《Microorganisms》和《Journal of Fish Diseases》等国际知名SCI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