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长江所“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通过评价

作者:田辉伍来源: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9-12-05 14:58字体大小:【】【】【

  2019年11月2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通过了中国农学会组织的评价。中国农学会孙哲处长、周宪龙副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方辉处长、王书,成果第一完成人、长江水产研究所陈大庆研究员,长江所郑蓓蓓副处长、段辛斌研究员等参加了评价会。
  评价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任组长,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任副组长。评价专家组成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张永光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杜军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战文斌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爵研究员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组成。
  “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在长江四大家鱼和珠江广东鲂增殖养护、黑龙江达氏鳇和施氏鲟种质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1)创建了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创新了资源评估模型,研发了基于Web GIS平台、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系统;构建了覆盖长江、珠江、黑龙江的渔业资源监测网络,阐明了三大流域资源衰退机理。(3)完成了海淡水洄游性(大麻哈鱼、施氏鲟、达氏鳇),江湖洄游性(青鱼、草鱼、鲢、鲢),及定居性(广东鲂)8种鱼类亲本增殖技术的集成创新,突破了基于标志重捕、超声波遥测、亲子分子鉴定技术等增殖效果评估关键技术瓶颈;提出了保护、修复、增殖、禁渔四位一体综合养护措施,渔业资源养护效果显著。(3)创新了河流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模式,促进了河流渔业生态功能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利用优良河流种质资源构建了稳定的鲟鳇鱼规模化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鲟鳇鱼特色养殖业,提高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保护和利用双赢。该成果近3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6.6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333.3亿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评价专家组根据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审阅了成果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经讨论和评议,认为“大型河流重要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价会现场

项目第一完成人陈大庆研究员汇报


上一篇:长江所承担的973计划项目课题“中华鲟性腺发育关键营养物质体内转化的生理基础”通过结题验收 下一篇:长江所“一种测定鱼饲料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