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泸州龙马潭:一条鱼的故事

作者: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发布日期:2024-03-19 16:10字体大小:【】【】【

  3月的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十里渔湾,花香四溢、暖阳正好。

  3月11日一大早,在晨曦的微光中,打鱼人林勇穿上那件有十多年“工龄”的防水衣,和伙伴们一起潇洒地张开双臂撒下渔网,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手中的渔网像十里渔湾的花儿一样绽放开来。

  随着周围人的尖叫声,带着微微的鱼腥味,一网兜鱼被拉上岸来。“家人们,今天的鱼非常不错,这一网至少有10000多斤。”“最大的一条大概有20斤哦。”……现场热闹的同时,林勇的直播间里也热闹起来,“哇撒!这么多鱼!”“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潭鱼’?”

  “对,这就是‘龙潭鱼’,我们十里渔湾的品牌,无公害养殖,肉质非常鲜美。”趁着把渔网拉上岸的间隙,林勇热情回应着“粉丝”。

  “龙潭鱼”,龙马潭区双加镇十里渔湾打造的特色品牌。

  品牌的打造,链条发展必不可少。龙马潭区“精耕细作”,把联农带农、促农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带动双加镇双加社区、大冲头村、罗星村等村(社区)100余户农户挖塘养鱼。2015年,双加镇水产养殖规模已达到4500余亩,十里渔湾水产养殖区初具雏形;随后,在不断完善十里渔湾产业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引进水产养殖主体,建立“五统一分”机制,强化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提升水产园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里渔湾,曾经的小渔村,如今已有春江雪月等26家水产家庭农场、大春专业合作社等9家水产合作社、四川乡韵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水产企业,以及30余家农家乐,形成了从水产养殖、渔业深加工到观光渔业、生态采摘、休闲旅游,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上岸后的“龙潭鱼”更是让来此游玩的市民兴奋不已。“全鱼宴”是他们此行的“终极目标”。

  爆炒的火辣、拔丝的静谧、焖煮的浓郁、油炸的香脆......随着火光的跳跃和铁锅的翻动,嫩滑的宫保鱼丁、丝滑的拔丝鱼排、酥脆的香辣鱼鳞、鲜香的鱼肉饼等逐渐成型,热气腾腾间,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餐桌上,一家人探讨着鱼的美味,其乐融融、欢欢喜喜。

  保证鱼的品质,龙马潭区多措并举。引进四川乡韵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建有占地2000平方米的育苗繁育和分拣中心,专用于孵化培育鲈鱼等名优鱼,还建有4485平方米的高位循环养殖池。此外,通过对智慧渔业养殖的大数据监测与分析,引进利用智慧养鱼系统终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溶解氧、水温等传感器,实时监控鱼塘、鱼池的水质情况。聘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专家,对水产养殖和繁育工作进行定期技术指导。

  鱼的数量和质量的保证,让“龙潭鱼”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泸州走到了重庆、贵州等地群众的餐桌上,也走进了更多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十里渔湾因鱼而“诞生”,也因鱼而“火爆”。环松滩湖马拉松比赛、“乡村文化旅游节”、厨鱼大赛等活动的加持,让十里渔湾频频“出圈”。2023年,十里渔湾吸引游客4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余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0000元。

  打鱼、卖鱼、钓鱼、吃鱼、赏鱼……十里渔湾这条“鱼”的故事精彩延续。(汪静、刘健)

  (责编:罗昱、高红霞)


上一篇:青海高原冷水鱼“游”进蒙古国大草原 下一篇:中国新收集农业种质资源53万多份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