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鱼类繁殖生长的旺季。今天(3月20日)一早,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以此加强本区内陆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物资源养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水环境。
在南横引河新河镇的游艇码头,工作人员打开放流槽,一尾尾鲢鱼、鳙鱼、鲫鱼随之滑入水中,游向河流深处。本次放流鱼苗总计13000公斤,约19.4万尾。根据本区河道实际情况,结合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本次放流品种为鲢、鳙及本地鲫三个品种。鱼苗由东平森林生态保护中心繁殖,其前身是上海市崇明县水产良种场,为市级水产良种场。鲢、鳙亲本均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引进,本地鲫亲本从明珠湖水域内捕捞收购。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和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对苗种供应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大队长郁春泉说:“这三个品种的鱼非常适合在崇明水域生存,放流鱼苗对于渔业资源量的增加和水生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我们也对鱼苗的品质进行了仔细检测,确保放流的鱼苗规格整齐,无损无病,符合放流的各项要求。”
春季是放流鱼苗成活率较高的时节。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保护理念,加速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崇明内陆水域人工放流鱼类等水产生物苗种的方式可以有效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使鱼类种群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和恢复,对促进和保护水域的生态平衡、生态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
从2002年开始,区农业部门每年开展增殖放流行动。每年2月16日12时至5月16日12时,是崇明内陆水域禁止捕捞期,利用这段时期在公共水域增殖放流,既丰富了水产资源,又能提升内河水质。
增殖放流益处多,但执法部门并不提倡市民自主放流鱼苗。因为,增殖放流活动是一项严谨的事情,不是放生就是好事,而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评估,错误的放生就是杀生。提醒市民,如有自主放流鱼苗的行为,一定要主动接受渔政部门的监督。
(来源:上海崇明)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