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连续两年实现在天然水域产卵 长江鲟“游”出回家第一步

作者: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12 09:35字体大小:【】【】【

  4月7日上午,在宜宾市江安县长江竹岛岸边,随着几颗受精的鱼卵被小心翼翼地从水中捞出,岸上响起掌声和欢呼声——这些鱼卵,是人工饲养的长江鲟在长江水域自然繁殖的。这标志着2024长江鲟野外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取得成功。

  这是连续两年长江鲟成功在长江段天然水域产卵。2022年下半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省农科院、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参与的长江鲟野外繁殖试验正式启动;去年3月,在长江竹岛周边水域,长江鲟时隔23年终于又在长江产卵、受精和孵化出苗。

  连续两年试验成功,让外界对长江鲟“回家之旅”的期待不断提升。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江鲟当前仅“游”出真正回家的第一步。

  试验

  ●科研人员调来62尾亲鱼,通过拦网“圈”出长江竹岛周边2万平方米水域

  ●通过地形、底质和流速场营造等方式,首次改造长江鲟产卵场

  ●9台水下摄像机24小时观察62尾长江鲟,发现长江鲟自然繁殖活动发生

  难题

  ●长江鲟传统产卵场的水文等条件已出现巨大变化,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很难

  ●长江鲟野外产卵极易受到其他野生鱼类侵扰,现有条件下,人工干预也很难排除风险

  ●长江鲟是群居鱼类,需加强对长江鲟“家族”规模、栖息地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

  1

  打造“婚房”

  在长江“圈”出2万平方米水域,首次改造长江鲟产卵场

  “试验目前还未完全结束……”4月10日上午,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波接受了记者采访。采访间隙,他还指挥工人通过水泵等设备调整下游产卵场的水流速度。

  产卵场位于长江竹岛周边水域。这一带,长江水面被小岛一分为二,江水流速相对适中,能够及时将受精卵冲至合理距离。该水域也属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鱼类食物富集,是长江鲟等珍稀鱼类传统栖息地和产卵场。

  “今年的试验规模比去年大,需要验证的东西也更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介绍,去年的试验总共只有20尾亲鱼(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具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被称为“种鱼”)参与,且产卵场合是安置在长江竹岛周边水域中只有45平方米大小的网箱。

  今年,科研人员不仅从宜宾市长宁县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珍稀鱼类救护中心调来62尾亲鱼,还通过拦网“圈”出长江竹岛周边2万平方米水域。同时,通过地形、底质(江河底部物质)和流速场营造等方式,首次改造了长江鲟产卵场。例如,针对长江鲟喜欢在鹅卵石密布水域“谈恋爱”等特点,科研人员特地从其他地方采集鹅卵石铺下,让被圈中水域更加贴近长江鲟的理想“婚房”。

  “这样做的好处是诱导人工繁育的长江鲟自己找到产卵场自由繁殖。”周波介绍,3月22日上午,在检查完参加试验的长江鲟亲鱼各项指标后,科研人员同当地渔政、长江航运公安局等部门一起,将它们放入改造好的天然水域产卵场。

  此后半个多月,科研人员借助9台水下摄像机24小时观察这62尾长江鲟的变化。4月7日一早,科研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长江鲟在改造的产卵场中有追逐、排卵等繁殖行为,随后又监测到受精卵出现,标志着长江鲟自然繁殖活动发生。

  2

  积累经验

  证明长江鲟“回家”可行性,为重建野生种群培育“主力军”

  “试验证明,只要水域内有足够密度的亲鱼,人工繁育的长江鲟也具备野外繁殖能力。”杜浩认为,试验实现了长江鲟从人工繁育状态下室内仿生态繁殖走向野外自发繁殖,填补了长江鲟栖息地修复改造等方面多项空白,积累了长江鲟野外繁殖技术经验。

  为何业界普遍对本次试验如此激动?

  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理由是2000年以来从未发现长江鲟野外种群繁衍。

  “那时,我们确实没有底气反驳。”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说。作为我国最早的民营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机构,该所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先后实现胭脂鱼等珍稀鱼类规模化人工饲养,并完成了部分珍稀鱼类野外种群复壮。然而,在长江鲟的野化放归方面,却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学术界认为,某一物种野生种群的生存状况是衡量该物种受威胁程度的核心指标。

  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军举例,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之所以由“濒危”降为“易危”,并非因为其圈养种群数量增加,而是依据其野生种群的恢复情况——根据2015年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10年增长了16.8%,有力证明了野生大熊猫已具备在自然环境下维系、扩大种群规模的能力。

  然而,截至目前,科研人员尚未找到长江鲟野生种群复壮的“密码”。

  “过去10多年里,我们每年都在长江放归了不少长江鲟鱼苗,但尚未监测到其成功繁育出下一代。”如今已经退休的省水产局原调研员袁野介绍,传统增殖放流方式没能让长江鲟“真正回到长江中”。

  所幸,本年度这场试验,证明了通过精准调控水流速度、模拟产卵河床环境,就可以引导长江鲟在天然水域自然产卵。而自然环境下孵化的鱼苗,对天然水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将成为长江鲟未来野化放归和重建野生种群的“主力军”。

  3

  难题待解

  长江十年禁渔绝佳窗口期 野外长江鲟“家族”正待形成

  试验成功了,面对赞誉和关注,周亮显得很冷静:“下一年度的试验,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飞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实施,为长江特有珍稀野生鱼类种群数量恢复创造了绝佳窗口期。“当下距离长江十年禁渔结束还有6年,必须加快长江鲟野生种群重建步伐。”

  时间很紧张,任务却不轻。周亮、周波、杜浩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的试验,只是证明长江鲟具备野外产卵的可行性。把理论变成现实,还需要通过更多考验。

  “不仅要亲鱼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下一代,还要让‘下一代’在天然水域中生存下去,再繁育更下一代。”周波表示,“过程充满了不确定。”

  一方面,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是难中之难。周波介绍,受诸多因素影响,长江鲟传统产卵场的水文等条件已出现巨大变化。例如,长江鲟的产卵场原来多在水流速度相对较快且鹅卵石密布的河段,但如今这些场域的水位大幅上升、水流速度大大降低,这导致原本外观光洁、可以轻松吸附鱼卵的鹅卵石布满湿滑的青苔等,很难再作为长江鲟的产卵场。

  另一方面,长江鲟野外产卵极易受到其他野生鱼类侵扰。科学研究表明,长江鲟的鱼卵和幼苗是部分野生鱼类的食物,在现有条件下,即便人工干预也很难排除该类风险。“去年在天然水域孵化的长江鲟鱼苗还有多少存活,至今未有定论。”周亮等专家坦言。

  此外,回归野外的长江鲟种群还必须达到一定数量。长江鲟是群居鱼类,其日常活动、繁衍等行为均在群体中进行。“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形成一个‘家族’;有了‘家族’,才会稳定繁衍下去。”袁野介绍,由于过往研究不充分,对长江鲟“家族”规模、栖息地承载力等方面研究尚处起步甚至空白状态,“只能慢慢摸索。”

  相关试验还会继续下去。再加上长江十年禁渔带来了栖息地环境的持续改善,刘飞等专家表示:“这些都为长江鲟真正‘回家’提供了可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责编:袁菡苓、罗昱)


上一篇:托克托县:黄河岸边景美鱼肥 下一篇:(乡村行·看振兴)探访太行山中的三文鱼基地 年产量800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