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福建厦门中华鲟养殖基地:期待走出困局

作者: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3-09-12 00:00字体大小:【】【】【

  核心提示:在近三个月时间内,位于福建厦门市同安区汀溪的厦门中华鲟繁育基地传出19尾中华鲟先后死亡的消息。这是国内第一起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大量死亡事件。自从该基地运营单位厦门松浩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债务问题选择“失踪”导致基地陷入困境之后,基地内的200多尾中华鲟所面临的生死抉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些中华鲟的未来出路在哪里?目前这个困局破解曙光初现。9月6日至7日,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部水野办”)来到厦门,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基地的中华鲟进行现场检测与评估。根据评估意见,下阶段将强化饲养管理,并对存活个体逐尾体检,筛选能够放流的个体实施放流,对不具备继续救助价值的个体,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19尾中华鲟相继死亡

  号称“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此,中华鲟的非正常死亡不是一件小事,更何况在近三个月内已陆续死亡19尾。农业部水野办副主任肖放表示,这是国内第一起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大量死亡事件。

  中华鲟浑身是宝,属于难得的特有经济鱼类。但是,中华鲟生长习性很特殊,尤其对养殖用水等要求很高。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与观测预报处负责人张荔锋表示,在他们出面维护中华鲟的日常养殖工作之前,基地许多中华鲟由于没有进食已处于身体虚弱、生病等不良状态。其中,有4尾属严重病伤;因身体状况不佳,近一半中华鲟游动行为出现异常。

  农业部水野办专家组9月6日现场解剖了2尾死亡中华鲟个体,均发现胃内有石块、树枝等异物,导致消化道堵塞。而死亡的19尾中华鲟经过解剖发现消化道内均无食物。专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中华鲟超过一年多时间未能正常养殖,饥不择食造成的。根据对冰冻中华鲟尸体和养殖日志的查看,江水产研究所的李罗新工程师认为,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也是诱发这些中华鲟死亡的外在原因。

  放流中华鲟是最好出路

  目前,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已有8名养殖专业人员驻扎基地,协助原来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中华鲟的养殖与管理工作。当班人员每天做工作日志,详细记录鱼池的水温、溶氧等情况。

  据称,从6月份以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抢救性饲养措施,目前鱼体的活力和健康状况总体相对好转。对于最终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基地内的中华鲟,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由于企业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对中华鲟进行正常的饲养,形成了实际弃养的事实,其已不具备中华鲟驯养繁殖能力,必须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

  基地现存活中华鲟个体多数丧失了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半数以上不能达到放流条件。农业部水野办水野处处长樊祥国表示:“虽然厦门海洋与渔业局的介入让鲟鱼健康状况好转,但由于企业长期的非正常饲养,鲟鱼体质状况并不好,这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周鲁闽说,通过改善水质、加强用药、提供饲料等措施,有些鲟鱼的体质在恢复,慢慢可以达到放流的标准。“建议下阶段强化饲养管理,并对存活个体逐尾体检,筛选能够放流的个体实施放流,对不具备继续救助价值的个体,采取适当措施处理。”与会专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表示。不过由于还要经历鲟鱼身体恢复、筛选鲟鱼、海化训练的阶段,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放流。

  今年4月份,在湖北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8000余尾中华鲟幼鱼从放流通道滑入长江,开始野外生活。此次放流的中华鲟规格大、数量多,是历年来大规格个体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李罗新也认为,放流中华鲟是最好的方法。近几年在九龙江口放流的中华鲟都会游到长江口,证明放流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将大部分中华鲟放流既可以恢复其自然种群资源,也可以为企业收回部分资金,同时少部分中华鲟还可以分流到科研所以及水族馆。

  对此,债权人林先生认为,如果按照厦门海洋与渔业局相关的放流补偿规定,平均每尾中华鲟1万元,200多尾共计200多万元,按照每尾平均体重50公斤计算,每公斤才200元,也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鲟只值市场上贵重海鲜的价格。

  “10年投入6000多万元,怎么就200多万元了事?”林先生无奈地表示。

  企业仍是第一责任人

  一方面,该基地负责人李庭前因欠下巨债选择了“失踪”,导致该基地的许多问题无从协商解决;一方面,债权人盯上了这个中华鲟基地,想通过这些中华鲟寻求一些债务补偿;另一方面,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迫于情况紧急只能出面维护该基地的日常运营,包括养殖工人工资、基地运营费用等,而这样的投入目前看来是遥遥无期。

  周鲁闽表示,政府会力所能及帮助企业救治中华鲟,但企业仍是第一责任人。“前期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已多次来帮助检查、提出建议,政府也一直在提供饲料和用药,下一步仍会继续这么做。”

  此前,农业部水野办相关负责人约谈了运营该基地的厦门松浩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不过松浩公司没有代表出席7日的专家研讨会,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将会把评估意见告知企业。“下一步还是希望和企业做好沟通,专家的意见对企业做好饲养、救治工作以及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很有帮助的。”周鲁闽说。

  5月31日新闻媒体一曝出基地法人代表李庭前因债务问题选择“失踪”导致基地陷入困境之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专门召开会议,首次与松浩公司债权人商讨中华鲟出路问题,但事与愿违,因为补偿资金问题,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据了解,厦门松浩实业有限公司当初投资建立中华鲟繁育基地,主要是基于中华鲟养殖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获得了农业部许可的驯养执照。然而,依照有关规定,人工养殖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必须繁殖到子二代以上才能被市场利用,而中华鲟从鱼苗到子二代需30多年时间,其经济价值需等到30多年后才能体现。

  农业部水野办副主任肖放表示:“企业的初衷是好的,在探索性养殖中华鲟方面坚守了10多年,但缺乏持续性。”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年禁止销售的中华鲟,让养殖企业倍感资金压力。10多年来,该基地的收入来源只能依靠每年中华鲟增殖放流的补贴。但是,基地14年来增殖放流共有5次,加起来才补贴400多万元,比起每年500多万元的投入,补贴只是杯水车薪,无法弥补基地巨额的开销。松浩公司从1999年成立至今,在中华鲟养殖上至少投入了6000万元,但基地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政府担保,根本无法从银行贷到款来维持基地运转。(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上一篇:清理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竭泽而渔 下一篇:清理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竭泽而渔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