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4-25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2年科技支援西部行动——西部渔业发展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市召开。会议期间,水科院与青海省农牧厅签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举行了水科院青海湖裸鲤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标志着双方渔业科技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据水科院院长张显良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部署,切实落实农业部为农民办实事工作有关精神,水科院组织实施了渔业科技支援西部行动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渔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更好地服务西部渔业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拥有我国近60%的湖泊面积以及优质的水资源,发展渔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水科院一直十分重视与西部地区的科技合作,近年来重点从建言献策、科技合作、成果推广、人才培训、科技救灾等5个方面积极推进科技支援西部渔业走向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表示,水科院将按照“科技支撑、项目带动、成果推广、服务西部”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支援西部行活动,为西北各省区渔业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上,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作了题为“工业化养鱼发展之路”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当前渔业发展工业化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雷霁霖院士认为,未来随着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的制约,传统水产养殖必然要走上工业化养殖道路。推进工业化养殖,是加速构筑工程化、信息化、智能化养殖产业的最佳途径。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出席研讨会并介绍了青海省农业、渔业发展现状,对水科院长期以来为青海渔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双方科技合作,共同为发展西部渔业贡献力量。在研讨西部渔业发展战略时,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四省区渔业主管部门领导分别介绍了各自渔业发展状况以及科技需求。水科院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在西部现代渔业发展定位与模式、渔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推广、水产品加工以及渔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研讨会后,水科院多个领域专家举办了科技支援西部渔业发展系列培训班,现场考察青海渔业发展基本情况并开展了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
近年来,水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支援西部渔业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组织专家深入西部各省区实地考察300多人次,为西部渔业发展出谋划策,并承担编制渔业发展规划。二是与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等7个省区签署合作协议,在共建研究所、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建设设施渔业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三是为西部成功引进了近20个养殖优良品种,并实现了人工繁殖。同时,也为保护和合理开发西部土著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深入西部开展各类培训班30余场,共培训渔民及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并承办了西部水产技术人员培训项目,促进了西部渔业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在西部渔业应对汶川特大地震、云南干旱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得到农业部、科技部等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表彰。
农业部科教司、渔业局有关处室负责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四省区渔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水科院及院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冷水性鱼类养殖等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来源:农业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