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包括鱼类在内的脊椎动物正面临高温威胁。因此,不同温度条件下,动物的热耐受能力与机制成为近年来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肠道作为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场所,其结构和功能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动物的热损伤情况。高原鱼类因其生存环境的特殊,具有生长缓慢、性成熟晚、种群脆弱等特性,一旦受到过度干扰,将很难恢复。不少学者对气候变暖条件下,高原鱼类的适应能力表示担忧。然而,目前有关温度对高原鱼类的适应能力研究较少,也未见有高原鱼类肠道热应激响应方面的报道。
近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库增殖渔业创新团队(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学科组)在高原鱼类温度耐受性及肠道热应激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以西藏特有鱼类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幼鱼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水温(10℃、15℃和20℃)驯养对试验鱼生长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急性热应激(直接暴露于30℃环境中)条件下,具有不同温度驯养史的尖裸鲤幼鱼在肠道HSP70表达、肠道组织学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等方面的热应激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驯养温度和尖裸鲤幼鱼的高温耐受性呈正相关,而与鱼类肠道HSP70热应激反应呈负相关;适度的高温驯养可以增加试验鱼的抗热能力,肠道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较小;另外,热应激后,高温驯养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低温驯养组也发生显著变化,一些促进鱼类营养吸收的菌群如Cetobacterium在高温驯养组中为优势菌群,一些潜在病原菌如Staphylococcus和Achromobacter在低温驯养组中为优势菌群。该研究可为气候变化对高原鱼类的潜在影响研究提供启示,同时也可为尖裸鲤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关研究结果以《Temperature acclimation alters the thermal tolerance and intestinal heat stress response in a Tibetan fish Oxygymnocypris stewarti》为题,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杂志(IF=5.640/JCR1区)上。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大水面养殖岗位团队暨水科院湖库增殖渔业创新团队成员朱挺兵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李学梅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先后得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No. 2020XT1302)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为: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2.898145/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