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历经一个月,放流中华鲟陆续抵达长江口

作者: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2-05-11 16:53字体大小:【】【】【

  湖北日报讯(记者金凌云、通讯员唐东军、谭春)5月7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发布消息:根据监测,历经约1800公里的旅程,今年4月9日放流的中华鲟已陆续抵达长江口,在长江口进行为期2-3个月的肥育和海水环境适应后,将投入东海的怀抱。
  4月9日,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放流“子二代”中华鲟超20万尾,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这是三峡集团第65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此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放流数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这20余万尾中华鲟中,有30尾亚成体中华鲟佩戴有声呐标记,用于追踪放流中华鲟降河洄游至海洋的情况。根据该研究所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过70%。
  据了解,中华鲟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其90%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目前,业界对中华鲟在海洋的生活情况研究较少。为更好开展中华鲟保护,中华鲟研究所于2021年启动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通过卫星标记追踪中华鲟在海洋的活动轨迹,发现中华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现得比较频繁。今年,中华鲟研究所为13尾亚成体中华鲟佩戴卫星标记,继续开展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该所还启动卫星标记的开发工作,以进一步为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巴中:长效推进长江流域禁渔 下一篇:河北首次承担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

打印本页